浦江水晶小故事
发布时间:2019-09-11 浏览:797次
艺术造就了浦江,浦江推进了艺术。浦江因为有水晶玻璃工艺品而声名远扬,水晶玻璃因为得到浦江人的匠心独运而大放光彩。
一九九三年,精工细磨的浦江水晶玻璃灯饰挂饰件一举中选,把人民大会堂装点得更加光辉灿烂,浦江人深感自豪。香港、澳门回归祖国是中国百年大事,世界为之瞩目。浦江水晶玻璃工艺品以其圣洁高雅的品性、鬼斧神工的技艺,被选为香港、澳门回归和世纪坛落成盛典的礼品。
不是流水却似流水般清晰,不是宝石却像宝石般闪光,这就是水晶玻璃。我国是***早掌握玻璃制造技术的国家之一,到春秋战国时代所制造的彩色玻璃制品开始用于装饰。唐宋时透明的玻璃瓶、杯制作得已很精巧。大量的仿宝石玻璃到明代便已远销海外了。明末诗人吴梅村有诗赞云:“偏插御花安凤吻,绛强扶上广寒梯。”说明了玻璃制品的制作在明代的高超水平和精湛技术。但元、明、清三代的玻璃制品专为宫廷所独享,庶民百姓一律禁用。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需要清新透明、珠光宝气的吉祥饰品,而无色透明的天然水晶与钻石世上罕有,价格昂贵,所以几可乱真的水晶玻璃便替而代之,进入了千千万万寻常百姓之家。独具慧眼的浦江人正是利用这一优势,捕获这一发展机遇,把水晶玻璃业做大做强。
“浦江春色来天地,仙华浮云变古今。”水晶玻璃把浦江照射得光彩夺目,绚丽多姿。浦江人为把水晶玻璃业创出一条金光大道,兴建了水晶博物馆,在新世纪***年金秋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、清华大学共同举办首届中国水晶博览会,让浦江水晶玻璃业如彩虹凌空,霞满世界。